发布

挂靠成本加大,会计证恐将没人挂靠

2017-06-19 15:04:28

会计制度实施以来,一直发展良好,为提供我国财务人员的素质,完善金融秩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,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,有的单位特别是工程建设单位通过会计证挂靠取得资质,严重损害了行业的发展秩序。造成金融安全隐患。

挂靠成本加大,会计证恐将没人挂靠.jpg

一、大数据时代,挂靠将遭到清晰

据了解,现行《浙江省会计管理系统》仅仅登记了会计持证人员名单,但无法显示持证人员到底在不在或者在哪个单位从事会计活动。一些单位未签订会计人员任(聘)用合同,也就没办法监管到单位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。

为了解决这些问题,义乌市财政局借助“互联网+”技术,开发了义乌市会计应用管理系统,开展企业会计岗位(税务代理)实名登记。代理记账机构负责登记本单位的代理记账人员和委托单位,地税分局负责登记和排查专职会计人员和任用单位。

截至目前,已登记委托代理记账单位16222个,专职会计单位882个,代理记账人员774名,专职会计人员1034名,数据全部录入税收征管系统,实现财、税部门的信息共享。

二、挂靠违法计入个人信用体系,严重影响个人信用

随着基于大数据的会计信用管理系统的上线,每位会计人以后几乎每天都处于“聚光灯”下,违法的成本会越来越高。

有了大数据系统的支撑,财政部门职能处室负责会计人员违规情况的考核,按季度将扣分情况及扣分依据报送财政会计人员管理部门。税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会计人员有违规情况的,依法扣分,按季度将扣分情况及扣分依据报送财政会计人员部门。会计人员管理部门负责会计人员的日常管理、会计执法检查中有违规情况的,据实扣分。

财政部门将会计人员的考核录入会计诚信档案,并实施动态管理,考核结果作为会计师任职资格评审和先进评比的重要依据。考核合格的会计人员接受财政部门的正常管理;考核不合格的人员,在媒体上进行公告,违反法律法规的依法分别予以行政处罚或追究刑事责任。

如今,会计人员信用状况已变为“会计人身份证”,其作用正日益凸显。一旦出现信用污点,带上不良记录的“身份证”,你会发现以后换工作或者个人的生活都举步维艰

上一篇
客服电话:18255147301(微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