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

我国工程总承包发展简史

2017-04-27 13:19:57

我国工程领域发展模式已经逐渐从前苏联模式中不断转变发展,有功能单一的工程建设公司逐步向国际通行的工程总承包公司转型,各个行业内总承包企业一般都走设计院,施工企业转变而来,在国际总承包市场上,中国建筑企业也是一枝独秀,中建,中铁,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等在国际上也是披荆斩棘,所向披靡。当然这些企业的员工待遇也是很不错的,员工基本是全职,没有人关心像注册造价、注册给排水、注册岩土的挂靠价格谁高谁低。小编整理了我国总承包发展的简史

总承包发展简史.jpg


谈到工程总承包,早期可追溯到1999年8月建设部出台的《关于推进大型工程设计单位创建国际型工程公司的指导意见》。该意见的出台,指导、推进了电力、石油等行业创建国际型工程公司的进程,设计院向工程公司转型这一过程大概持续了二、三十年。

工程行业服务方式占比图.gif

工程行业服务方式占比图

工程总承包全行业以高达41%的复合年均增速增长,占当年勘察设计行业营业总收入的比重逐年扩大,已由2000年的16%提升至2014年的50%,2012年最高达到66%。

细分行业差异明显,百强名单中70%以上的企业来自化工石化医药、冶金、电力、机械、石油天然气、建材等行业,建筑、公路、水利、市政等行业入选企业仅1-2家。从一定程度上,反映这些行业开展总承包的难度相对大一些,这与行业特性也有一定关系。

工业设计院发展而来

由于生产工艺等技术壁垒较高,工业院作为总包商的优势在工业领域比较明显,在选址、工艺设计、设备选型及运营维护等各环节均有突出的价值。

建筑院发展而来

建筑领域以土建为主的总承包业务,以设计院为龙头其优势不如以施工为主体的总包;同时,目前的大型建筑或超高层建筑机电在总成本构成中的比例越来越大,以机电作为总包商将成为新的趋势。

市政院发展而来

由于历史原因,由国有及事业单位改制而来的设计院与政府的关系仍“藕断丝连”,在市政领域尤为明显。市政院很难凭借自身的力量拿下市政总包业务,以城投或城开为代表的客户反而在市政领域进行强制分工,以保证自身的利益。

标杆企业发展经验——成达工程公司

成达工程公司人力资源结构图.jpg

成达工程公司人力资源结构图

前身为化学工业部第八设计院,成立于1965年。2008年改制为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,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成达公司实现了,由单一功能的设计院向实行工程总承包的工程公司的转变;由面向单一的化工领域向服务于整个工程领域的转变;由技术经营向技术和资本经营的转变,年销售额50多亿。

 

成达公司工程总承包合同额.jpg

成达公司工程总承包合同额

改制释放企业活力、助力工程总承包发展、建立项目管理体系、加强标准化建设工作、规范内部管理、奠定总承包管理基础。公司通过学习,以美国项目管理协会(PMI)推出的《项目管理知识体系》(PMBOK),为代表的国外先进的项目管理理论。通过与国际工程公司合作的体会,在总承包实践过程中,不断提炼体验、实践、学习和运用项目管理技术。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项目管理经验,建立了自己的项目管理体系。

通过开放合作的方式,有效提升技术水平、保持技术优势,长期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以及工厂研发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,建立以公司为主导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。保证资源投入、建设技术开发基地,围绕公司工艺技术和工程技术发展目标,研发并获得核心技术、优势整合、效率为重、释放潜能成为成达发展的法宝。

 


上一篇
客服电话:18255147301(微信)